布娜新:从人口爆炸到人口凋零
布娜新 | 2021年08月26日
从人口爆炸到人口凋零 ——读查尔斯·古德哈特、马诺吉·普拉丹新作《人口大逆转》有感 文/布娜新 人口话题在今年有多热不必赘述,如何面对老龄化社会成了悬在每个国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人口大国中国也不例外。然,过去很多经济学理论却选择集体性忽视人口这个因素,以至于当人口问题真正爆发时,经济学反而不知所措了。 在经济学假设中,人口既是劳动力,而劳动力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经济理论大厦中的地位并不
“碳中和”与其背后深藏的大国战略投资机遇
布娜新 | 2021年03月18日
最近两会代表反复提及的碳中和,已经有不少文章分析了,相关领域个股也开始大涨,甚至有人预言,碳中和带来的投资机遇会长达几十年。 如何来理解这个几十年的投资机遇呢? 环保、节能减排、新能源、绿色产业等等,当然都对。但有没有可能再继续深挖一层呢?如果继续深入思考下去,相信看好碳中和投资机会的人会更加坚定。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掩藏不住,想低调都难。不然也不会面临美国贸易战
新三板的500万门槛仅仅是个无奈之举
布娜新 | 2019年09月06日
今天,在中小投资者服务论坛上,股转徐明总经理提到了新三板的500万门槛的问题,和市场大部分人士观点相同,个人认为是一个积极信号,无论是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亦或是投资者保护工作。 在投资者保护方面,6年多来,新三板为中国资本市场做出了积极探索,也贡献了很多有益经验,比如新三板目前实行分层其实也是一种针对新三板投资者的差异化、个性化保护手段。 从法律层面,保护投资者通过规定一个“高门槛”,简单的“一刀切
新三板未来应形成“科创”与“文创”共举局面
布娜新 | 2019年08月13日
新三板平稳发展,寻求差异,是推行各项政策的基础
公众媒体的“问询”也是一种“问询”,是保证科创板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布娜新 | 2019年06月21日
科创板引人关注,第一批上科创板的企业也必然引人注目,来自社会公众以及媒体的监督对于即将上市的企业自身来说是一种鞭策,也是保证科创板顺利运行的必要保障,交易所多轮问询目的是问出好公司,那么来自全社会更宽维度的监督和质疑,往往更能烧出真金。 更重要的是,这种监督在招股书层面对于券商的工作也是一种促进,有些招股书文字表达不当,本身就容易引起巨大误解。 无论是企业还是服务的中介机构都没必要过于苛责这种质疑
科创板成功推动,要多吸收借鉴新三板经验
布娜新 | 2018年12月10日
交易场所也好,交易所也罢,留住头部企业才有未来
“科创板”不能简单对标纳斯达克
布娜新 | 2018年11月07日
学习纳斯达克,也不能抛弃对中国国情的研究。金融市场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开弓之后也没有回头箭
新三板改革与股权分置改革的相似度极高
布娜新 | 2018年10月08日
卢梭曾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却把模子打碎了。” 对于“进化”,我本人一直认为它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一旦老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又会随之而来,循环往复,实乃是事物在不断精进演化而已。 人不大可能问一只猴子想不想变成一个人,但人可以倒过来问问自己,你还愿不愿意还原为一只猴子,进化带来的终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咱们将心比心的说,猴子大概应是很想变成人的才对。 经历了二十多年风雨路的中国证券市场不仅仅
为何《开学第一课》不应该播放这么长的广告?
布娜新 | 2018年09月03日
如果不是视频网站会员的话,热播电视剧就会向你播放大量广告,但我相信肯定没观众吐槽,可最近《开学第一课》却被大量网友吐槽了。观众和电视台双方的争论看似都有几分道理,似乎都在完美论证自己多么多么无辜,但是这样掰扯下去就永远没有尽头了。 这类事儿的背后都有经济规律支配的,大体说来,是一种观众与广告商时间的博弈。本人新书《金融不虚—新三板的逻辑》的另外一位合著者高凤勇先生今天就点破了网友们的“槽点”,下面
写在九月一日学生们开学之前
布娜新 | 2018年08月24日
今早,新三板文学社公众号(id:xsbwxs)发表了一篇著名投资人高凤勇先生的文章《写在九月一日学生们开学之前》,即将推出的民促法颇令人关注,影响着民办教育的方方面面,对于高凤勇先生的这篇文章,我也简短做了点评。现将《写在九月一日学生们开学之前》和本人点评转发如下。 转:《写在九月一日学生们开学之前》 作者:高凤勇 作者简介:力鼎资本创始合伙人、CEO,滦海资本董事长,南开大学专业硕士导师,知名民
论资本市场扶贫的正确姿势
布娜新 | 2018年08月06日
今早,恰逢新三板文学社公众号(id:xsbwxs)发表了一篇高凤勇先生的《细数这几年资本市场的指挥棒(点击见原文)》,文章详细列举了近年来资本市场有关监管部门政策推出之后真实的市场反应和心理状态,本人也借此机会将之前对于资本市场扶贫的观点再次发表,本文首发于17年2月10日的《华夏时报》。 《资本市场扶贫的正确姿势》 正文: 扶贫这个话题现在在资本市场有多火就不赘述了。 事件的源头自然是证监会去年
细数这几年资本市场的“指挥棒”
今早,新三板文学社公众号(id:xsbwxs)发表了一篇著名投资人高凤勇先生的文章:《细数这几年资本市场的指挥棒》,文章详细列举了近年来资本市场有关监管部门政策推出之后真实的市场反应和心理状态,值得一读,现将本文转发如下: 转:《细数这几年资本市场的“指挥棒”》 作者:高凤勇 作者简介:力鼎资本创始合伙人、CEO,滦海资本董事长,南开大学专业硕士导师,知名民间社群“新三板文学社”秘书长。 正文:
做市制度该不该被质疑?
布娜新 | 2017年09月21日
前言:本文首发于《华夏理财·鑫周刊》,做市商牌照作为一种特许经营权曾在券商之间受到追捧,做市制度启动半年间,超过半数券商选择加入做市商阵营,最终形成了“牌照集中”的弊端。 以下为正文: 2017 年 8 月 25 日,是新三板做市制度三周年的纪念日。一般民间恰逢纪念日,都会搞个什么仪式庆祝一下,或者至少大吃一顿。这天的股转一如往常,日常工作按部就班,做市指数自己在跌跌不休的趋势中,微涨了 0.11
很遗憾,退市制度是个伪命题!
布娜新 | 2017年08月05日
退市股可以重生?之所以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因为这个命题在当下是令人困惑的。 证监会2014年10月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退市意见”)规定,强制退市的股票进入老三板交易,在交易所规定的间隔期届满后,可以向交易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请。 在这个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很多老三板退市股再次看到了希望,依靠自身业绩满足重新上市的条件当然不可能,但是通过“被借壳”或者会计上
“三类股东”问题需要多元思维
布娜新 | 2017年07月24日
金融圈的朋友一定知道一本书。这本书是巴菲特的好搭档查理.芒格所著——《穷查理宝典》。笔者多次反复阅读此书,每次看都有收获。近期新三板圈掀起了“三类股东”问题的大讨论,令笔者联想到此书宣扬的一个重要思想,个人觉得拿这个思想来理解“三类股东”问题会很有帮助。那么,查理.芒格这位有智慧的老者反复强调什么呢?一句话,如果你真的想通透地想明白一件事情,一定要学会“多元思维”。 那么在我们的时代,该怎么理解“
三类股东“爱恨情仇”全解读
三类股东只是与保守传统的核准制产生了矛盾。在没有IPO的情况下,三类股东的合法合规性不用怀疑,可一旦纳入IPO的生态,三类股东就变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有桩”和“无桩”的相爱相杀!
当庞大的需求再度被激活后,共享单车如何突破实体限制,无非是两条路:大量私人共享单车公司的诞生继续填补需求,或者政府通过拨款增加有桩自行车数量
A股的改革有多么难,新三板的未来就有多么光明!
布娜新 | 2017年07月23日
目前,很多新三板企业无心留在新三板,一心想着ipo,逃离新三板。那么新三板定位是不是出了问题?新三板还有没有未来? 一、定位问题是“层层演进”,但是新三板的重要性永不变 关于新三板的定位问题,其实有一个演变过程,从一开始的纳斯达克对标思维,演变成不断强调的独立市场,再到刘主席提倡的“苗圃”和“绽放”。可以说,新三板的定位问题不是静态的,而是个动态过程。 有一句鸡汤大家一定都知道,“这世界唯一不变的
“一带一路”的蓝天下,股票的机会在哪儿?
布娜新 | 2017年05月21日
从行业角度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传统行业也在企稳回暖。新三板创新层的整体表现虽不及创业板,但仍然是新三板市场的希望所在
不停被倒逼的新三板,需要保持内心的笃定
布娜新 | 2017年04月01日
新三板本质是交易场所,当下其主要矛盾是股权交易效率问题,成熟的股权市场呈现价格低波动和股权高流动,市场参与各方交易成本比较小,但新三板的现状恰恰相反
布娜新
35篇文章 1317天前更新
80后财经作家,证券市场独立评论人,新三板资深研究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