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早,新三板文学社公众号(id:xsbwxs)发表了一篇著名投资人高凤勇先生的文章《写在九月一日学生们开学之前》,即将推出的民促法颇令人关注,影响着民办教育的方方面面,对于高凤勇先生的这篇文章,我也简短做了点评。现将《写在九月一日学生们开学之前》和本人点评转发如下

 

转:《写在九月一日学生们开学之前》

 

作者:高凤勇

 

作者简介:力鼎资本创始合伙人、CEO,滦海资本董事长,南开大学专业硕士导师,知名民间社群“新三板文学社”秘书长。


以下为正文:

 

经济学里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外部性,一般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经济主体(国家、企业或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另一个相应的经济主体,却没有给予相应支付或得到相应补偿,这个行为就出现了外部性,有时也叫外部成本、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

 

有点费解,举个例子好理解些: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假设愚公真把山搬走了,但是自己获得的收益无法补偿“子子孙孙”世代劳作的付出,但是其他村民都因此获得了出行的便利,这个给所有村民带来的出行便利就是愚公移山的外部效应。

 

外部性有正有负,给大家带来福利和便利的是正外部性,但是一个工厂不付出成本进行处理而产生的污染就属于典型的负外部性。

 

外部性理论也是政府出手干预经济的理论源泉之一,因为在有外部性的前提下,市场配置资源可能无法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典型地如修桥铺路造公园,如果没有收费机制,显然没有人愿意投资,只有政府出手,虽然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可以使相关群众得到更好的福利。

 

1998、2008年,我国经济都出现了一些困难,同样,我国政府在这两次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市场,主要的方式就是政府加大对经济有外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了大量的高速公路、铁路、地铁、其他场馆设施等等。

 

这些投资对拉动当期GDP是非常立竿见影的,当然,副作用也很明显,比如过剩产能无法快速出清,大量基建容易带来货币超发和通胀压力等等。

 

2018年,我国经济再次遭遇压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投资的声音也越来越高,那么,这次还效仿前两次进行大规模的“铁公基”建设拉动内需的方式是不是最好?

 

宏观上,对一个民族或者种群延续来说,我个人以为具有最大外部性的经济活动是教育。一个民族对自身教育的持续投入力度长周期看收益是最大的,也是民族和国家间长期竞争最有用的手段。

 

微观上,观察周边的亲朋好友,我也认为中国人对自己下一代的教育是最不讨价还价的,几乎所有的家长在教育的态度上都是“只要孩子还愿意学习,砸锅卖铁都要支持他读下去”。

 

所以,我有个提议:如果还加大政府财政政策支持的力度,建议这次要把对教育投资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虽然国计民生嗷嗷待哺的领域很多。

 

积极财政政策支持教育的方式也可以有很多:

 

首先当然不排除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从各地看,很多孩子入学都是家长特别焦虑的问题,而且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这说明我们很多区域教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但是不足首先应该不是简单的盖楼问题,地和房子肯定不少,但是让地方政府划地皮给教育是挺痛苦的,因为教育用地不赚钱啊,外部性是经济学概念,一方长官也有充实财政口袋的压力,否则哪里有钱投其他呢?

 

所以,加大规划力度同时给予经济利益诱导,比如中央财政补贴、给予发债支持等。

 

除了政府直接投入,应该用财力引导社会积极投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比只用国库的资金效果会更好,效率高,跑冒滴漏少。

 

现在有很多社会资本很关注教育,希望在这个领域布局,但是投资起来又很难,这个现象政府应该充分考虑。

 

说个离我的业务近一点的:国内以教育为主业的企业都跑到境外去上市和融资,这个责任该谁来负?我的潜台词是:打通教育产业顺利A股上市的通道,社会资本自然愿意多投入,虽然主管部门一定会回应“我们的大门一直敞开着”。

 

还有,强烈建议对有教育负担的家庭直接给予支持,比如对家庭教育费用给予税前抵扣,对部分课程给予学费补贴等等,这边省出来的或者有了省出来钱的预期,大家自然会考虑消费。

 

当然教育的问题不只直接投资那么简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师资的培养。

 

我读中学的时候,县里中学里还有不少名牌大学毕业的老师,他们本身在学生时代就是很优秀的学生。我无任何意思贬低今天的很多教师,但是现在师范院校录取生源的质量肯定值得探讨,为什么好生源不愿意报考?肯定是收入的指挥棒出大问题了。

 

所以我认为也有必要举全社会之力提高教师待遇,钱从哪里来呢?同样需要财政直接投入,财政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税收政策支持全民教育公益投入,最终我们的社会会从教育的外部性特点受益,我们今天自己苦一点可以让世世代代受益。

 

新的学期要开学了,教师节也马上就来了,就用这样一篇文章提前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读《写在九月一日学生们开学之前》有感

 

布娜新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民促法实施条例虽还未颁布,国务院近期公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施行九年义务教育,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从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就依靠国家财政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升世界第二,伴随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优质教育的需求具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必然吸引各路资本的关注。

 

美、日等发达国家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而推动素质教育一直也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虽说九年义务教育不应夹杂过多商业目的,高端的教育体系需要大量民间资本的支持。

 

资本市场仅仅是工具,而教育产业在香港等市场获得的高估值便于教育融资,相关人员可以加强调研,因势利导,充分研究,毕竟教育与资本互动的模式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从长期来看,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确保的是一种公平的教育权利,国外优秀的学校基本都是私立学校是由于自由市场在发挥作用,尽量鼓励民间资本有序进入教育是一条必然之路。

 

 


更多笔者精彩见解与内容,请详见《金融不虚——新三板的逻辑》,21世纪新时代金融市场学,京东、当当均有售。

 

 
话题:



0

推荐

布娜新

布娜新

35篇文章 2年前更新

80后财经作家,证券市场独立评论人,新三板资深研究人士

文章